近日,我院内镜中心的于卫芳主任成功为一位直肠类癌患者进行了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朱某是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在当地查体时做肛门指诊发现“直肠肿物”,遂就诊于我院内镜中心。行高清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距肛缘px可见一枚37.5px大小的广基灰白色结节,表面黏膜光滑,质地坚硬”,内镜诊断为“直肠病变(类癌?)”。内镜下咬取两块病变组织送病理科检查,诊断为“可见巢状异型细胞团,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经过内镜中心全体医师讨论后,于主任决定为患者施行“直肠类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麻醉科医师的配合下,于卫芳主任使用高频电标记病变范围后,粘膜下给予1:美兰副肾素盐水注射使病变隆起后,使用hook刀沿粘膜下层完整剥离切除下病变。手术历时1小时,术中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理回报“直肠类癌”。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被国家卫计委列为Ⅱ类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中的第四级技术,也是目前最高技术难度的内镜微创手术技术。ESD主要适用于以下消化道(食管、胃、结直肠)疾病的切除治疗:1.大于两厘米范围的早期癌及癌前病变;2.黏膜下肿物(间叶源性肿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类癌等);3.巨大平坦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等等。相比手术而言,ESD技术优势在于:该技术属于内镜下微创伤手术,患者更易于耐受;经自然腔道进镜,不改变正常解剖结构;切除深度充分,病变切除完整;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等。内镜医师可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和组织类型来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结构及功能。由于ESD操作中的IT刀、HOOK刀、FLEX刀、高频电凝钳等医疗器械均为重复使用,因此该技术治疗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目前,受到手术难度的限制,医院中普及,仅在医院开展。ESD技术的顺利开展,意味着我院内镜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自年起,我院内镜中心已经采用ESD技术顺利切除了多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侧向发育型肿瘤、异位胰腺等,但对直肠类癌的切除尚属首例。由于直肠肠壁相比胃壁更薄,也更易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因此直肠类癌的切除技术难度较高。此次我院医师采用ESD技术成功切除直肠类癌,得益于术前周密治疗方案的制订、医护间的默契配合、兄弟科室的大力协助。该技术的开展在为我院增加一个新治疗项目的同时,也弥补了我院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