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而神秘的数字
——12
一直觉得12是个很神奇的数字,古今中外无处不在。
中国有12生肖,外国有12星座。
中国农历一年有12个月,西方公历一年也是12个月。
中国古代每天有12个时辰,西方公历是每天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
钟表是以12小时计算的。
西方还以12为一打,至今我们买蛋挞的时候,售货员还经常问我们“要半打还是一打?”。
西方人一般认为12是个极限,超过12,13就是不祥之数。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研究后发现: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造了12座城池。此后,再也不肯建造了,因为他们认为12这个数字是神圣的,不可超越的。
中国古代也以12为极限,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
花木兰的父亲接到军书12卷,卷卷有爷名,因此,花木兰要代父从军。
更奇妙的是,古希腊人对12的用法别有蹊径,自成一家。
在希腊神话中,幸运之神朱庇特绕太阳一周需要12年。于是,有人就将12看成吉利、幸运之数,因为他们相信,每隔12年,朱庇特会给他们带来运气。
同时,他们还认为12是3与4相乘的结果,由此引伸出人类的三种个性,即三种反应方式:一种人的反应方式是积极的;另一种人则相反,毫无反应,平静异常;第三种人反应一般。4则是存在于世的四种基本物质:水土气火。
这么一说,12是不是包含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化学反应?
所以,3乘以4的结果最理想的应该是积极的反应。
中国古人也不停教诲我们说:做人、做事、处世要“打起12分精神”!
十二指肠和十二根手指头一样长吗?
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某医生上医科大的时候,他同学问他:“你知道十二指肠为什么叫十二指肠吗?”答:“不知道”。
同学说:“因为十二指肠和十二根手指头一样长”。
这位医生工作几年后,也一直以为十二指肠和十二个指头并排一样长。
直到经历了一台手术,十二指肠切除,切除下的十二肠长度31厘米,他突然想起多年前同学对他说过的话,就马上量了一下自己的手指长度,发现他四根手指的长度大约是7厘米,十二根手指长度大约是21厘米。
这个差距接近10厘米,有点大啊?
后来查度娘,有这么一段话:
十二指肠是位于幽门出口(及胃的出口)的一段肠管,包绕胰腺头呈“C”状,因其长度约为自身的手指十二根并列时的长度,故名叫十二指肠。
但这明显和自己测量的实际并不相同啊?
后来这位医生查阅了大部分的资料,发现真相可能是这样的:
十二指肠在英文里是duodenum。这是个来自拉丁文的词汇,在拉丁文里12是duodecim,前缀是一样的。
而英文里的12还可以翻译为:dozen,通常指一打、12个、也指12英寸长。
由此说明,十二指肠里的十二指得是12英寸长,1英寸是2.5厘米,12英寸刚好是30厘米。
因此,这应该是翻译上的误会,英文原意应该是12英寸长的肠子,后来因为翻译失误写成了十二根指头长的肠子。
我们的十二生肖到底是咋来的?
十二星座我们都很熟悉,它的来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楚的:
二千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希巴克斯为标示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就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每隔30°为一宫,并以当时各宫内所包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等宫,称之为黄道十二宫。总计为十二个星群。
但是在我小时候,西方的星座学说还没怎么流行到国内,我们信奉的还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但其实我一直就有个疑问,十二生肖又是怎么来的呢?
后来查了下各种资料,发现还真是来历不明啊:
第一是“星宿说”: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生肖与星宿存在对应关系。但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因此这个说法存在疑点。
第二是“岁星说”:说是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
但是这个说法也没被专家认可。
第三是“外来说”:郭沫若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等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因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
第四是“图腾说”: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因此,十二生肖可能来源于图腾崇拜,这个说法目前被接受得较多。
但总体来讲,至今,十二生肖的起源没有准确的答案。
充满了神秘感。
莎士比亚的其中一部作品
为什么叫《第十二夜》?
年轻时很喜欢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一部剧是《第十二夜》。
看完整部作品,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叫《第十二夜》,本来以为是在第十二天夜里发生的事情。
后来才知道:
原来圣诞节后的第十二天,即一月六日,是一个节日,即所谓“十二日节”,又称“主显节”,纪念耶稣诞生后东方的博士于此日来到伯利恒朝拜耶稣的故事。在这一天,不仅教堂里要照例举行仪式,在宫廷里和贵族家里也常常演剧庆祝。莎士比亚此剧显然是为了这样的节日写的,故名之为《第十二夜》。
总之,“12”是个神秘的数字,充满了神奇的力量。
大家都很爱它。
所以我们也推出了首个线上课程
——《12个服务妙招,让你轻松搞定客户!》
对从事服务营销的人来说,在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应对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赢得客户?是摆在面前的核心问题。
不用担心,我们为你准备了12个简单易用的锦囊!
打开它们,你就能找到答案!
订阅课程,获得神奇力量的加持,从此在服务营销之道上,一路开挂。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课程
Frank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