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如何护理

时间:2022-5-9 14:40:08 来源:肠出血

宝宝在子宫内通过脐带输送养分和氧气到体内,脐带是连接宝宝和胎盘的唯一纽带,脐带的切断意味着新生儿与母体的分离。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约1厘米,断脐后,脐带残端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面,如果护理不当,病原菌将通过脐部侵入机体导致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对新生儿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宝宝出生后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一、脐部护理的三大原则

1.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注意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如果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清洁小棉棒擦拭干净。在脐带脱落之前,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带上防水贴。

2.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不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否则容易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宝宝大小便后,应及时更换纸尿裤,避免尿液或粪便污染脐部创面。

3.避免闷热:脐带创面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于干燥甚至有可能导致感染。

二、脐带护理

每日彻底清洁消毒脐部1-2次,直至脱落。脐带脱落后,继续用消毒剂消毒脐轮周围,直至分泌物消失。宝宝每天沐浴后,及时擦干脐部,如大小便不慎污染脐部,应及时清洁和消毒。

具体步骤

1.准备

1)环境清洁、温暖,室温24~26°C,关好门窗,防止空气对流;

2)护理脐带时护理员一定要先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宝宝的脐部。

2.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黏连部分;

3.周边都分离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范围距脐根周围3厘米;

4.最后提过的结扎线涂上酒精。

注意:千万不要用紫药水,因为其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酒精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三、脐带发红怎么办

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脐带创面有时会出现轻微的发红或少许出血,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只需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即可。但是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物,肚脐周围皮肤有红、肿、热,或宝宝出现拒奶、呕吐、发热等的症状,提示有脐炎或败血症,医院就诊。

四、脐带不脱落怎么办

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残端会逐渐变干、变硬,在出生后1-2周脐带的残留部分会逐渐脱落,脐带残端一经脱落,肚脐就形成了。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果没有红肿或脓性分必物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

五、宝宝脐部的常见异常情况

1.脐疝:表现为脐部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物,哭吵时增大,安静时恢复,皮肤正常,常见于早产儿。这是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脐疝绝大多数能自愈,小的脐疝(脐环直径1cm左右)在1岁以后会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脐环直径2cm),特别是有增大趋势的,自愈可能性较小,需2-4岁后进行手术治疗。

2.脐湿疹: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治疗。

3.脐茸:脐带脱落后,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黏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粘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脐茸的治疗方法一般是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很易治愈,医院进行处理。

4.脐肠瘘: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创面不愈合,呈鲜红色凸起的粘膜面,经常有气体及分泌物由此溢出。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于中肠与脐根部的卵黄管存留并开放所致,如果宝宝处理上述问题,医院就诊,可在生后数周内择期手术根治。

撰稿:医院张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xgyy/1333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