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染色内镜显著提高胃粘膜肠化生检出率

时间:2017-7-30 11:29:05 来源:肠出血

近期,韩国建阳大学医学院的Song博士等人研究了醋酸染色内镜(AAC)技术运用于诊断胃IM的有效性,文章发表于本月的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杂志上。

此前胃活检技术是诊断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的有效措施。年的悉尼指南系统推荐如下几个活检位点:A1:距幽门2~3cm的胃窦小弯侧;A2:距幽门2~3cm的胃窦大弯侧;IA:角切迹;B1:距角切迹约为4cm的胃体小弯侧;B2:胃体中部大弯侧,约距贲门8cm。缺点是:工作量较大,耗时长,损伤较多。

醋酸是一种弱酸,可以通过轻微改变PH值及上皮细胞的蛋白架构来选择性改变上皮细胞的性质。进而在白光照射下,突出柱状上皮细胞,这种反应称作醋酸白化反应。

Song博士等的研究共纳入名患者,由2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完成操作。第一步完成常规内镜,判断IM范围、萎缩、胆汁反流的情况。

第二步进行醋酸染色(浓度1.5%,PH2.88±0.01,将5mL6%的醋酸溶解至15mL蒸馏水中制作)。分别于胃窦到胃角的部位(A1,A2,IA)和胃体(B1,B2)各喷洒10mL。判断醋酸白化反应和局部结构,据MauroCassaro的标准进行局部型、胃窦为主型、Magenstra?e型、以及弥散型的分型。

第三步,不管醋白反应结果如何,对A1,A2,IA,B1,B25个部位分别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参考,分析AAC对于诊断IM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通过此次前瞻性试验,认为AAC有利于提高胃IM的诊断可复性和帮助评估其病变程度。AAC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与亚甲蓝放大染色内镜相当,分别为89.0%、77.6%、94.4%。运用ACC后高风险的广泛IM的诊断率从1.0%增加到18.1%。因此,醋酸喷洒能够有效筛出高危患者(图1)。

图1使用1.5%醋酸染色后诊断胃内IM的醋酸染白反应典型病例(上排为染色前内镜图像,下排为相应部位染色后图像)

此外,相比于轻度IM临床意义更大的中重度病变的敏感性较高(80.8%:70.9%)。胃体的整体特异性为94.1%。因此,这种筛选方法可以增加大规模筛查胃癌的成本效益,尤其是胃癌发病率高的国家。

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靠AAC内镜检查对萎缩的诊断精确度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在萎缩的柱状上皮细胞角蛋白的量较低,导致微弱醋酰白化反应的光学变化。

总的来说,AAC有利于提高胃IM的诊断可复性和帮助评估其病变程度。当用AAC代替常规胃镜时,高风险的广泛IM的诊断率可显著增加。AAC可有效筛选出高风险罹患胃癌患者,其阳性的高危IM患者应定期接受胃癌监测筛查。

原文标题:Aceticacidchromoendoscopyfordeterminingtheextentofgastricintestinalmetaplasia。

编辑:张跃奇

回复胃镜,可下载《《消化内镜工作手册》·(日)松本雄三》。

赞赏

长按







































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有介绍服用禁忌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xgyy/710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