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
结直肠癌近几年发病率快速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年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位于第3位,每年新发病例42.92万,死亡病例28.4万。
要命的是,结直肠癌在早期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在I期、II期的轻微症状极易被当成普通的肠道不适而忽视,从而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以85%的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是III期、IV期,平均5年生存率低于20%,即便花费高达数十万元的昂贵治疗费用,也难以治愈。
所以,降低大肠癌的双率,只有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不同结直肠癌阶段五年生存率变化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肠癌的金标准90%的结直肠癌是由小息肉演变而来的,我们通过肠镜检查就能很容易发现息肉或者早癌,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并没有及时行肠镜检查。据一份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在名已经确诊的三、四期肠癌患者中,只有3%的人做过肠镜;另外的97%的人,唯一的一次肠镜,是被确诊的一次;无一例外是出现了典型症状“迫不得已”才做的肠镜。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漠视这个救命检查呢?
原因很多:不了解不知道做什么来筛查、害怕肠镜痛苦、害羞、嫌喝泻药麻烦、要排队预约等等。另外也有一些特殊的患者不适合肠镜检查,比如:心脏病、严重高血压、肠道出血或肠粘膜受损、肠管狭窄等。所以目前我国无症状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低于3%,恐惧检查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
有没有不做肠镜筛查肠癌的方法呢?有——、是否是高危人群
可以先通过问卷的形式,浪里淘沙,找出高风险人群,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筛查。有以下任意一条视为高风险人群:
、粪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4、本人有癌症史;5、有排便习惯的改变;6、符合以下任意两项: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一般建议,只要属于高危人群,就要及时直接进行肠镜检查。
2、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FIT)便隐血又称便潜血,是指消化道微少量出血,肉眼无法看见的出血,粪便外形也无异常改变。结肠癌、结肠炎、肠息肉、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有便隐血。
目前推荐每年进行次FIT检测。FIT筛检出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和94%。在无症状风险升高人群中,FIT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FIT的主要不足是检出进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偏低,一般仅20%~30%,在高危人群中亦不足50%。一旦检测阳性,就要进行全结肠镜检查。由于该项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阴性者,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对于个别人可进行再次检测。对于高危人群和有肠道症状者,建议直接肠镜检查。
3、粪便DNA检测:粪便DNA检测是一种检测粪便样本中的细胞DNA改变的非侵入性方法,是筛查结肠癌的一种新方法。可以探测与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相关的异常DNA,以及粪便中的微量血液,以预测结肠癌。
用于筛查无症状人群结肠癌或癌前息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显著高于FIT,但价格偏高。如果粪便DNA检测结果阳性,还要建议再进行肠镜检查,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对于高风险人群和有症状者,即便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4、直肠指检直肠指检也叫肛门指诊,就是医生把手指伸进菊花里面探查,可以发现80%的直肠癌;由于受制于手指的长度和医生经验,也不能直接观察,对于高位病变无能为力(毕竟我们大肠有.6米左右)。5、仿真肠镜(CTC)也叫CT模拟肠镜,是先以多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的仰卧位及俯卧位薄层扫描、并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影像处理之后再编、进行三维重建,从而生成类似于普通肠镜的检查图像。
临床主要应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未完成之后的补充检查,结肠镜检查禁忌或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以及结、直肠癌的诊断与分期等。
优点是不用喝大量的泻药,也不用露PP,和做普通CT没啥区别;其缺点是对于扁平病变、较小息肉难以识别,无法观察病变的颜色、血管改变等,也不能取检和治疗;价格偏高,很多地区也没有开展。总结: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即便粪便潜血和DNA都是阳性,并不代表就得了肠癌;反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只能作为初筛手段,不能作为得不得肠癌的终审判决;
对于实在无法做肠镜、或者不能做肠镜者,以上方法可以作为姑息手段,但上面所述任何一项检测,都无法取代肠镜检查。
迄今为止,肠镜检查依然是发现和预防结直肠癌最为有效、最为敏感的手段,还可以治疗和取检,是无可替代的金标准。所以,能做肠镜,就做肠镜吧!
注: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