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国,男,汉族,贵州湄潭人,年11月出生,年12月入伍,现任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一级上士。
钱七虎,男,汉族,江苏昆山人,年10月出生,年8月入伍,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聂海胜,男,汉族,湖北枣阳人,年9月出生,年6月入伍,现任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编者按
年7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八一勋章”获得者一一佩挂勋章、颁发证书,杜富国、钱七虎、聂海胜等英模共享殊荣。这是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对人民军队的深切厚爱,对强军楷模的高度褒奖,全军官兵倍感荣光、倍受鼓舞,必将以更大热情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勋劳宜赏,军功当彰。荣膺“八一勋章”的英雄模范,有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有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有矢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他们牢记神圣使命、执着奋斗强军,不畏艰险、牺牲奉献,潜心科研、勇攀高峰,航天报国、逐梦太空,为新时代强军事业建立卓越功勋。他们都是奋斗奋进、苦干实干的时代标杆,是立足本职、默默耕耘的平凡英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精神风范沐励三军。
时代高歌进,英雄血脉传。在人民军队迎来建军95周年华诞之际,本报刊登“八一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希望广大官兵以他们为榜样,牢记习主席嘱托期许,在强军征程中建功立业,在坚守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强军先锋、争做英雄模范,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杜富国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这是“感动中国”给杜富国的颁奖词。
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生死瞬间他下意识向战友方向侧身,遮挡住爆炸冲击波和弹片,用身体护住战友,自己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12年的军旅生涯中,杜富国有过3次重要选择:第一次是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他原本可以一直当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但他却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是来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他炊事技术不错,有意让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到一线扫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后。
扫雷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人。杜富国明知这一次次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他为什么义无反顾?
答案写在杜富国的请战书上。年6月,他在给连队党支部递交的请战书上这样写道:“正如我5年前参军入伍时一样,那时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唯一衡量的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面对生死雷场,杜富国刻苦训练扫雷技能,仅3个月就熟练掌握10余种排雷方法,以优秀成绩拿到扫雷“入场券”。3年间,他先后进出雷场余次,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实现了从“戍边尖兵”向“排雷能手”的转变。
杜富国受伤后,生命垂危,两个手掌当场被炸飞,双眼球破裂,内容物溢出,右眼球造成脱落,大腿根部至面部创伤面积达90%以上……
身负重伤、严重致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杜富国有着超人般的意志,这也是英雄特有的品质。
3天3夜连续5次大手术,从“鬼门关”冲出来的杜富国,恢复知觉后第一反应是询问战友情况如何,提的第一个要求是:“赶紧治好我的伤,我还要去扫雷!”
如何把真实伤情告诉杜富国,部队领导和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一套也没有用上。得知真实伤情,杜富国沉默了几秒钟,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安慰领导和医生:“我知道了,你们放心吧,我会坚强起来的!我不能扫雷了,但我还可以给人们讲扫雷的故事。”
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为杜富国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同他合影留念。他举起断臂,向统帅敬了一个特殊军礼。他用这样一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名军人,都会以奋斗的姿态奔跑逐梦。
杜富国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手术后不到1个月,他就让人扶他下床走路;1个半月,他就在病床上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他要跑步,在反重力跑台上,一跑就是10公里;他要写字,用残肢夹着特制的笔,一笔一画地练;他要播音,从吐字、发声开始,跟着教学课件一字一句地学……
凭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永不言弃的韧劲,杜富国战胜了伤痛和残缺,他能自己穿衣、洗漱、叠被子、开门、跑步、用盲杖走路、用机械手吃饭。
“冲!向前冲,冲啊……”临近终点,在战友提示下,穿着作训服的杜富国,奋力挥动断臂、步伐稳健地在操场上奔跑,额头上渗出晶莹的汗珠。冲过终点后,他像孩子一样笑得很开心。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南陆之声。晚上8点,陪伴每一个身穿迷彩的你……”年3月8日,“富国陪你读好书”系列广播节目依托南部战区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