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肠道健康,从巩固肠道机械屏障开始

时间:2020-12-7 11:55:07 来源:肠出血

肠道既是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又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和内毒素的容库。正常情况下,动物不会受到这些细菌和内毒素的直接损害,这归功于肠道的屏障功能。肠道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组成,其中以机械屏障尤为重要。

1机械屏障是肠道屏障功能发挥的结构基础

机械屏障又称物理屏障,是肠黏膜屏障的结构基础。它是指完整的彼此紧密连接的肠黏膜上皮结构,主要在营养物质吸收和防止微生物、毒素侵入机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械屏障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机械屏障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及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肠黏膜上皮细胞主要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其中吸收细胞最多,其主要功能是从肠腔中吸收营养物质。

紧密连接是肠上皮细胞间的主要连接方式,主要由跨膜蛋白家族(Occludin、Claudins)、结合黏附分子(JAM)以及连接蛋白(ZO-1)等组成,主要行使“屏障”和“栅栏”功能,通过对透过物质的大小和所带电荷的选择性,调控水、离子和小分子溶质经旁细胞途径的转运,完成屏障功能。因此,保证机械屏障完整是肠道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基础。

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构成示意图(丛馨等,)2丁酸作为肠细胞能量源能有效维持肠上皮细胞结构完整,增强机械屏障作用

短链脂肪酸(SCFAs)主要由膳食纤维、抗性淀粉、低聚糖等不易消化的糖类在结肠受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酵解而产生,以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最高,三者占SCFAs的85%以上。在猪体内,近端结肠中的总SCFAs浓度高达70-mmol/L,在远端结肠中降至20-70mmol/L,这些产生的SCFAs可以满足结肠上皮细胞60%-70%的能量需求。

短链脂肪酸的产生(Roy等,)

由于肠上皮细胞的自身更新、高度有序结构的维持和各种生理功能的进行均需要能量。因此,一旦能量不足,就会造成肠黏膜萎缩甚至肠绒毛的坏死脱落,严重影响动物健康。

丁酸是肠细胞的快速能量来源,尤其是结肠细胞线粒体唯一的碳源,可以促进肠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维持肠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性,增强机械屏障作用。丁酸pKa值4.82,在偏中性的肠道内90-99%的丁酸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丁酸主要通过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作用,进入肠细胞进行分解代谢,实现快速供能。

由于丁酸具有游离性和挥发性,饲料生产中常将其制成相对稳定的衍生物,如丁酸钠、三丁酸甘油酯。

大量研究和实践已证实,丁酸衍生物能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形态,提高肠道跨膜电阻(TER),降低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4(FD4)通透性,缓解断奶等应激造成的肠道结构损伤。美维康改善断奶仔猪空肠肠道形态(Wang等,)

美维康增强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

(Wang等,)

畅能优提高肠道跨膜电阻(Wang等,)畅能优降低FD4通透性(Wang等,)3美农的丁酸类产品值得您选择上海美农产品研发中心经过多年精心研发,采用特有的加工工艺,满足足量丁酸到达有效部位的作用条件,开发出三款精准释放、高效利用的丁酸类产品——三丁酸甘油酯(畅能优)和保护型丁酸钠(美维康70、美维康),能快速为肠黏膜细胞提供能量,保证肠道机械屏障结构与功能完整,维护肠道健康,从而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不同类型丁酸类产品在胃肠道的释放位置

“肠健常好”

美农产品系列之:微美酸Plus替抗降锌好帮手——精准释放高效抑菌“肠健常好”

替抗降锌好帮手——富美酸,提高蛋白质消化,抑制有害菌增殖

“肠健常好”

替抗降锌好帮手——美乐锌,精准释放、高效利用,稳定抗腹泻

“肠健常好”

替抗降锌好帮手——畅能优,精准释放、高效利用,护肠更高效

禁抗即将到来,无抗低锌方案中如何高效利用氧化锌您了解了吗?“肠健常好”:替抗降锌好帮手——“美维康70”,保护型丁酸钠,维护肠道结构完整更高效“后起锌秀”

替抗降锌好帮手—美乐锌,精准释放、高效利用、稳定抗腹泻

添加剂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无抗时代,丁酸类产品助力维护肠道健康(一)

无抗组合方案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End——

成为全球领先的动物营养技术公司

四大种类:猪、家禽、反刍、水产

全程营养:采食、消化、吸收

全球服务: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ccxcs/11306.html
热点排行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脾肿大伴有脾……【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