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会发展成大肠癌吗

时间:2016-12-1 1:43:29 来源:肠出血

肠癌是从息肉演变而来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预计全国有新发病例37万人,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须知斩草需除根,预防大肠癌需从其前身——大肠息肉开始。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几乎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继续生长会变为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据统计,有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进展很快。息肉有好有坏大肠息肉看上去差别不大,但他们的性质可能截然不同。例如腺瘤性息肉有恶变为腺癌的可能、而炎性息肉则几乎不会恶变。要判定他们的性质,肉眼之下不够准确,需要活检做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确诊。经过病理诊断我们就可以知道息肉的性质,判断其恶变的可能性。一般来说:非肿瘤性息肉不易癌变,不伴异型增生性息肉几乎不癌变,而肿瘤性息肉或伴异型增生的息肉癌变率较高。例如,腺瘤中的绒毛状息肉恶变率高。肉眼也可大致判断基底部宽的息肉、多发性息肉、息肉大于2厘米等情况恶变率较高。如何发现绝大多数息肉不引起症状,偶有出血或脱出,所以大肠息肉主要靠肠镜发现。比如小的腺瘤性息肉,由于它没有特殊症状,一般都是慢慢长大直到做肠镜时才被发现,但长的越大或越久其发生癌变的几率也就越高。因此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大肠癌家族史或曾经长过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加工肉制品、低纤维饮食;年龄大于50岁的人)需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做过肠镜,什么时候该复查了。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肛门指检。若有阳性结果再做一次肠镜,若没有阳性发现,则5年复查一次肠镜即可。这样的筛查办法是为了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因为早期治疗效果好,治愈率可以达90%以上。如果发现了息肉,其实你是幸运的,因为你阻断了它几年后发展为大肠癌的可能,没做检查谁能知道?如何处理简单来说,交给医师就好。通常来说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如果判断其是良性的、且小于2cm,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如果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直径>2cm,一般先取活检,待诊断明确后做相应处理。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没有有效药物,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确切。复查与预防发现息肉后,即使是切除了,若肠道内环境没改变,也会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单发的良性息肉切除后,建议前2-3年每年复查一次。如果不复发说明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5-10年查一次。对于病理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适当缩短复查周期。西方的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大肠息肉,因此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加工肉制品,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

总结:大肠癌几乎都是从大肠息肉演变过来的,因此50岁以上或大肠癌高危人群,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有发现息肉,可在其未“进化”为大肠癌的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

千元奖金等你来“搞”

投稿邮箱:yjkys

.







































鍖椾含鏈変笓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
鐧介椋?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ccxcs/2361.html
热点排行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脾肿大伴有脾……【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