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过敏反应有两种:
一种是急性过敏(固定型)(lgE诱导的),吃下去身体短时间内即可作出反应,典型的比如发痒、长痘之类的;
一种是慢性食物过敏(周期型,也叫食物不耐受),慢性食物不耐受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是由lgG诱导的。隐形,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感受的,比如鼻炎。多数人通常会忽略。慢性食物过敏占食物过敏总数的80%~90%。
2慢性食物过敏的发病率
一些医生认为,食物过敏是一些无法确诊症状的主要病因,至少60%的美国人受到食物过敏所致症状的影响。25%的美国少年儿童出现食物过敏和食物产生的其他一些副作用。
在中国,食物过敏的数字貌似没有美国高,但我们有理由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做过敏检测的比较少。
随着环境恶化及受各类加工食物的影响,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将越来越呈现上升的趋势。
3食物过敏究竟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1)遗传因素:
相关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双方都过敏,孩子的过敏几率为67%;如果一方过敏,孩子的过敏几率仍然很高,不过从67%降到33%。
2)许多可以破坏免疫系统功能的原因都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如
v生理或精神创伤
v服药过量
v接种疫苗
v食用特殊食物过于频繁
v环境毒素
3)其他因素:
v反复食用某种食物。
所以有天天吃面食的北方人检测出对小麦面筋蛋白过敏,乍一听觉得惊讶,仔细思量,则一点都不惊讶。
v消化不良,如胃酸缺乏、一些消化酶缺乏等
v肠粘膜粘液屏障不完整
,这些大分子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直接作用于肠屏障、其他远距离部
研究表明,蛋白质消化不完全会损坏免疫系统,导致长期过敏和经常性感染。
4)紧张
在紧张状态下,食物过敏更易于发作,或进一步恶化。
4通常与食物过敏相关的症状与疾病
食物过敏牵涉许多医疗领域,几乎可以影响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出现消化不良和胃炎等轻微的不适症状到患乳糜泻、关节炎和慢性感染等严重疾病。
过敏通常与大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慢性疲劳。
过敏反应中出现的实际症状取决于免疫系统功能状况、炎症的介质和组织对特殊介质的敏感性。
5哪些人最应该做慢性食物过敏检测?
1)备孕人群,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备孕人群
孕期进食频率和饮食量较正常人会增加,所以慢性食物过敏在孕妇中的阳性率非常高。
有研究认为,母体的慢性食物过敏可能会使胎儿出现宫内致敏现象。使得在新生儿期间即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皮肤症状(如反复湿疹)等。
一般建议提前半年左右检测慢性食物过敏,因为身体的调理需要一个过程。
2)儿童
很多宝宝都发生过急性食物过敏的反应,但事实上,真正急性食物过敏的发病几率只有1.5%,而慢性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50%之多。而且急性食物过敏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成年人较少出现,但慢性食物过敏在儿童和成年时期都有可能发生。
另外,急性食物过敏可以通过药物脱敏治疗,但慢性食物过敏只能通过调整饮食。
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口腔溃疡,或者有多动症、自闭症的倾向,强烈建议您带孩子检测是否有慢性食物过敏的问题。
3)长期被如鼻炎、皮肤过敏、慢性疲劳等困扰的人,及敏感体质
这些问题不仅会困扰个人,长期下来对家人及孩子都是困扰。所以,建议去检查为好。
食物不耐受检测的具体适应症参考下表:
4)哺乳人群
几乎所有引起食物过敏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在胎儿阶段,孕母吃的一些食物蛋白质微粒通过羊水或者胎盘输给胎儿,引起较敏感的胎儿对这些食物不耐受,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胎儿处于高度致敏状态。这种致敏状态如果没有再次遇到相应的抗原可以持续半年、甚至数年以后消失。但是孩子出生以后,当哺乳的妈妈再次吃进含有这种抗原的食物时,其食物中的抗原通过乳汁进入到孩子的体内,于是抗原(变应原)和处于高度致敏状态下婴儿体内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就引起了小婴儿对“母乳”过敏。
像一些纯母乳喂养的孩子虽然没有进食过牛奶,但是也会发生对牛奶蛋白过敏,其原因是对乳母进食的牛奶制品过敏的道理一样。所以孩子不是对母乳过敏,而是对乳母所进的食物过敏。当然这种过敏往往具有强烈的家族遗传倾向。
6案例分享
一般的例子可能没有说服力,我们来举个名人的案例:
年10月,经食物不耐受检测
-牛奶强阳性
-酵母、蛋清等食物弱阳性
通过饮食调整后一个月恢复健康,DeniseLewis说:“我仅宣布我的经验,食物是我患IBS的原因,我要是能更早检测这个项目就好了”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