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男,38岁,因“左下肢酸痛两年”入院。
CT平扫胸部
平扫盆部
盆部二维
病理及讨论明日公布
编辑/校对:周佳莹/顾芳燕
上期.12.21结果公布
环形胰腺
一种理论认为,环状胰腺是由于位于十二指肠腹侧始基未能随十二指肠的旋转而与背侧始基融合所致;另一种理论则认为,由于腹侧与背侧胰始基同时肥大,因而形成环状胰腺,并将十二指肠第二段完全或部分围住,造成梗阻。
人群发生率:0.05%,男性多发。伴随其他先天异常(75%):十二指肠闭锁/狭窄/隔膜形成、唐氏综合症、内脏转位、胰腺分裂(环状胰管引流入腹侧胰管),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85%,十二指肠球部15%。分类为新生儿型和成人型。症状为持续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婴儿),成人常无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疼痛,餐后饱胀感,胃流出道梗阻的症状等。并发症(40%–50%)为溃疡,胰腺炎、胆道梗阻。
CT服造影剂:十二指肠充盈,可看到与胰头相连续的围绕十二指肠降段胰腺组织通常因环状胰腺组织薄,环状胰腺多不易直接显影,若看到胰头部肿大和十二指肠降部增厚或狭窄等间接征象同样对诊断有助。
MRI与MRCP:可看到与胰头相连续的围绕十二指肠降段与胰腺同等信号强度的组织结构,可确认为胰腺组织。
鉴别诊断
胰头结核及胰周淋巴结结核
局灶型胰腺结核,以胰头最常见,感染途径为邻近器官和淋巴结结核的直接扩散,胰头周围淋巴结及淋巴管十分丰富。
CT:胰头可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型:局部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可呈分叶状,边界清或不清,可伴多发点状钙化,增强可呈不同程度强化,而蜂窝状强化的局灶型胰肿块可视为胰腺结核脓肿的重要特征之一。(病理基础:大量结核肉芽肿、少量干酪样坏死组织构成。)囊性肿块型:胰腺单房或多房囊性灶,增强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
胰周淋巴结结核:典型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并可融合成花环状改变,是推断胰腺结核的重要依据。
因缺乏特异性,年轻患者的胰腺肿块,应将结核纳入考虑,并结合是否有结核病史。
胰头Ca
胰头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胰管和胆总管扩张,胰管下游形态不规则。MRCP显示:胆胰管截断征或胆总管鼠尾状狭窄;肿块远端胆管、胰管扩张,典型者呈分离的“双管征”或分离的“四管征”;
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胰头部无强化肿块影;延迟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胆管受压狭窄、部分受累管壁可见强化。胰头周围脂肪模糊、消失,血管被肿物包绕,边界不清。
异位胰腺
位于胰外的胰腺组织,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腺,油1个或几个胚芽仍留在原肠壁内(被原肠带走)并随原肠生长。以40~50岁多见,男女比例3:l。80%发生于胃(常在幽门前区)和十二指肠。大体所见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浅黄色或淡红色实质性结节,单发多见。75%位于黏膜下层,少数可位于肌层或浆膜下,没有包膜。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完全型异位胰腺有完整的内分泌和外分泌腺体;不完全型(多无临床表现)。并发症为急/慢性胰腺炎,胰岛细胞瘤、囊腺瘤。
CT、MRI:胃壁、十二指肠壁肿块与胰腺组织密度、信号相仿。CT平扫多呈均匀等密度,少许见斑点状低密度灶,一般无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以胰腺腺泡为主,故明显强化;胰腺导管及增生平滑肌为主-强化不明显。胃黏膜下软组织肿块,长径<4cm,且长轴与胃壁平行,多向腔内生长。
n北京白癜风医院贵州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