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年龄】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刘冠雄
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刘冠雄是一名没法疏忽的人物。此公文武兼备,能谋善断,擅长权变,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的近代中国军政舞台上,从清季一路闯到民国,直至执掌中国海军经年,是北京政府时期6位海军总长中的一名,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其人其事,颇有些传奇色采。
崭露头角
年6月7日,刘冠雄出身在福建侯官县(大致为今福州市区和闽侯县部份)一个箍桶匠家里,14岁就迫于生计而报考马尾船政后学堂。凭仗聪明的天资,刘冠雄成功考入驾驶班第四期,在经过了4年的校内课程学习和1年多的舰上实习后,刘冠雄顺利毕业,成为了“镇南”号炮舰上的驾驶官。中法战争中马江海战的惨败,使清廷上下认识到了海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法战争1结束,清廷就忙不迭地作出了“大治水师”的决策。明显,“海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师”,已没法期望本土气力来培养相应的建设人材,因而清廷决定派遣留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刘冠雄由于一向表现优秀而被选为驾驶专业的留学生。
▲刘冠雄
年4月,刘冠雄与另外18名第三期驾驶专业的留学生一道,从香港乘坐法国邮轮,取道马赛前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枪炮操控和军舰驾驶。是年10月,刘冠雄被派至英舰“额格士塞兰德”号学习舰炮知识,1年后转入一家军工厂学习设备制造技术。年,清廷在英、德两国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4艘新式巡洋舰建成交付,需要派员接舰,由于经费紧张,清廷没有为4艘军舰购买保险,只能把航行安全寄托在接舰人员的素质上。所以,在接舰人选上,清廷相当慎重,左挑右选,邓世昌、叶祖珪等当时大清海军一等一的人材均在其中,而刘冠雄由于成绩优良,作为唯一一名被特招参加接舰任务的驾驶专业留学生,在“靖远”号担负“总管船内事宜”的大副。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接舰人员的齐心协力下,4艘巡洋舰穿越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和印度洋,因而年底顺利抵达中国海域,刘冠雄也得以结束了留学生涯。
年12月,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舰队成军,刘冠雄被正式任命为“靖远”舰帮带大副(大副的副手)。“靖远”舰与“致远”舰的最大航速都是18节,是北洋舰队中最快的两艘巡洋舰,两舰当仁不让地承当了更多的紧急平乱、对外交涉、海上巡防等重大任务,刘冠雄得以在丰富的实践中迅速成长,两年不到就提升为帮带(相当于副舰长)。
▲致远舰
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靖远”舰奉命于9月16日参与往朝鲜运兵的护航任务。第二天上午返航时,北洋舰队在中朝边疆的大东沟外10海里与日舰遭受,战史上著名的大东沟海战爆发。“靖远”舰在海战中中弹数十处,前后3次失火,为扑灭火险、修补舰体,刘冠雄协助管带叶祖珪指挥“靖远”舰且战且退,一直退至大东沟西南的大鹿岛沿岸,不料日舰尾随而来,刘冠雄主动请缨,镇静指挥舰首炮手猛轰日舰,打得日舰没法靠近,为“靖远”舰抢修赢得了时间。17日,“靖远”舰修迄归队,正碰上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的信号桅杆被日舰击毁,舰队遂失去指挥,堕入了被日舰分割包围的不利地步。危急当中,刘冠雄力主由“靖远”舰代替“定远”舰指挥,统率舰队迎战日舰,这是个可以力挽狂澜的大胆主张,也是个极易舰毁人亡的危险举措:在海战中,旗舰向为敌军攻击之重点,同时更要对全部作战的胜败承当。叶祖珪经过一番慎重斟酌,采用了刘冠雄的建议,决然下令“靖远”舰升起令旗,向分散在各处的战舰发出了集合信号。北洋舰队的重新整合令日本人吃惊不已,加上天色将晚、日舰也受损很多,遂急驰撤离了战场。“靖远”舰也带领舰队驶回了旅顺港。此役,虽然北洋舰队损失惨痛,但中国官兵成功粉碎了日军“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袁世凯在事后上奏朝廷,高度评价了大东沟海战,并对刘冠雄给予了很高评价。固然,战争终究是实力的对抗,刘冠雄等年轻官兵的智勇顽强毕竟不会改变战争的结局,在大东沟海战后的黄海海战和威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一败再败,直至全军覆没……
风生水起
甲午战败,清廷为回避,首先拿劫后余生的北洋官兵开刀,北洋海军将士几近全遭罢遣,连叶祖珪这样重量级的海军将领也难逃革职的处罚。刘冠雄却由于在大东沟海战中的出色表现而继续留营效率,年6月还奉命赴德国接收“飞鹰”号驱逐舰,回国后就升任该舰管带。“飞鹰”舰排水量只有吨,但在所有大型铁甲舰损失殆尽的甲午战后,已是大清国最大的新式军舰了,能当上“飞鹰”的“当家人”,刘冠雄所遭到的重视和信任可见一斑。
年9月,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权势发动政变,弹压了康有为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慈禧还下令封闭京津两地的一切陆上交通,全力缉拿变法领袖康有为。不料康有为先走一步,慈禧上谕刚下,他就登上1艘英国货轮驶往上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闻讯后,一面急令烟台和上海方面待康有为上岸时将其捉拿,一面调遣军舰到海上实行追缉,刘冠雄也就奉命指挥“飞鹰”号全速追逐英国货轮。“飞鹰”号是驱逐舰,航速是普通货轮的两倍以上,追上货轮轻而易举,可使人费解的是“飞鹰”号恰恰就是没追上。对此,史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于“飞鹰”号燃煤带少了,不能不中途而返;有人则认为,“飞鹰”号没追上英国货轮,实乃刘冠雄故意为之,由于他从内心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支持变法运动,便以要先返航添加燃煤为借口而故意拖延时间。
历史的真相究意是什么,现在已很难查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刘冠雄并没有由于这次“失职”而遭到影响,随着叶祖珪“东山再起”、被任命为海军统领全权负责北洋海军的重建事宜,深得老上司信任的刘冠雄在海军的地位更加巩固,出任了当时最大军舰之一的“海天”号巡洋舰管带。刘冠雄迎来了他事业上的“黄金期”,历史也给了他展现身手的机会。
原来,意大利眼瞅着列强肆意瓜分中国,也想趁乱分一杯羹,便提出要租借三都澳,被清廷严辞谢绝,意大利政府分析清廷欺软怕硬,遂于年派出6艘军舰驶抵烟台夸耀武力,并下达最后通牒,企图胁迫清廷就范。意大利人来势汹汹,吓坏了很多朝廷重臣,相安无事的声音甚嚣尘上。刘冠雄却一反众议,向叶祖珪建议:我方有“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5艘军舰,就算没有意大利军舰多且没他们强,但在海上正面迎敌还是可以的;另外,意大利人远涉重洋,属劳师远征,士气、补给都成问题,我方以逸待劳,外交上又是正理,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何愁打不赢意大利人?叶祖珪对刘冠雄的建议深以为然,立即将刘的建议作为海军的意见上报朝廷,清廷决策者们见海军方面底气十足,便也强硬起来,断然谢绝意大利方面的无理要求。意大利政府当局本来就是虚张声势,想混水摸鱼,见清廷态度强硬且备战有序,遂偃旗息鼓。刘冠雄着实立了1功。
年,刘冠雄又率先响应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的号令,带领海军各舰驶抵上海,与盛宣怀、沈瑜庆(沈葆桢之子)和各国驻沪领事共同发表了《东南保护约款》,明确表示海军加入“东南互保”行列,拒不执行慈禧下达的与11个国家作战的命令。刘冠雄的举动,既为他赚足了名声,也使他得到了极为重要的政治资本——他被袁世凯看中了。
遇难呈祥
刘冠雄犹如1颗明亮的新星冉冉升空,各种赞誉和嘉奖纷至沓来,不料就在他春风得意之时,一场意外事故使他差点丢掉性命。
年2月,日本和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权势范围而在我国东北爆发战争,史称“日俄战争”。腐败无能的清廷当局,既无力制止这场史上罕见的把战场设在第三国的“匪徒战争”,更无力保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只好宣布“中立”,听凭日俄两国铁蹄践踏我东北的锦绣河山。4月23日,清廷当局命令刘冠雄率“海天”舰从秦皇岛驶往江阴装载军火,以供“中立”之需。
24日,“海天”舰在航行途中遭受海上大雾,海面上又刮起了大风,天气十分卑劣,能见度低到了连灯塔浮标都一无所见的程度,大副杜锡珪建议减速慢行,等待天气好转。但刘冠雄认为时间紧急,自己又有30年的海上驾驶经验,完全可以应付眼前的卑劣天气,遂下令“海天”舰以全速向目的地进发。
自古大意失荆州,过度自信更是兵家大忌,刘冠雄明显犯了这个低级毛病。25日清晨,“海天”舰驶至今浙江嵊泗县北鼎星岛附近海面时,左舷方向有鸣笛声,刘冠雄判断可能是民船,为避免相撞,遂下令全速转舵,不料顾此失彼,军舰撞上了礁石。由于舰速太快,“海天”号舰体冲过了礁石,舰首高高翘起,直指长空。虽然刘冠雄迅速采取了种种补救措施,但偏巧海上突刮西北风,汹涌的海水猛烈地拍打着“海天”舰,加重了舰体与礁石的碰撞和磨擦,终致沉没。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接到“海天”舰触礁的报告后,立即派时任北洋海军统领的萨镇冰赶往事故现场。在萨镇冰的积极努力下,“海天”舰上名官兵除3名失踪外全部获救;萨镇冰想用洋人的先进抽水机排水,以减轻军舰重量使其上浮,但海水随抽随灌,此计行不通;萨镇冰转而联系了丹麦一家有打捞铁甲舰经验的公司,可等丹麦公司赶到时,已是“海天”舰沉没两个月后,除打捞舰上设备已无计可施了。
“海天”舰长约米,甲板厚达毫米,排水量吨,与“海圻”舰一并是甲午战后大清海军最大的两艘军舰,其不幸损毁无疑是海军的巨大损失,作为“海天”舰的最高指挥官,刘冠雄难辞其咎,依法当处以砍头极刑,他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乃至想到了自杀。就在刘冠雄精神濒于崩溃时,一个不期而至的“贵人”救了他1命,这位“贵人”就是袁世凯。
为了帮刘冠雄开脱,袁世凯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辩称军火运输重大,刘怕延误时机,才“冒雾前行”,是“因公奋往”,强调刘“其罪可诛,其才可录”,可以将其革职后协助萨镇冰组织善后工作,戴罪立功。袁世凯乃当时一言九鼎的大清重臣,有他的力保,刘冠雄自然顺利过关,仅遭到了革职处罚,不久就在袁的推荐下担负了德州兵工厂总办。为了报答袁世凯的救命之恩,刘冠雄遂投奔袁的门下,死心塌地为其效率,并将自己以后的兴衰荣辱与袁世凯牢牢联系在了一起。
宦海浮沉
时间是治疗创伤最好的“良药”,“海天”舰沉没事件渐渐被淡忘在了档案卷宗里,刘冠雄重返海军的时机也成熟了。年,他被清廷赐予工科举人出身,年出任海军部军学司科长,年改任广东水师营务处总办。鉴于刘冠雄的能力和在海军的影响,辛亥革命后,上海都督陈其美聘请他为沪军都督府高等顾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聘请刘为海军部顾问,协助时任海军总长的黄钟瑛制定海军章程。在当顾问期间,刘冠雄赢得了黄钟瑛的高度肯定和全盘信任,黄逢人就称赞刘冠雄“资望才学中外共知”,乃至向孙中山建议由刘出任海军总长,不过孙中山没有同意。
但是,局势的动荡变化很快就将刘冠雄推向了政治活动的最前沿。年2月,南北议和,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委派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为专使,率人北上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自己的“恩公”要来南京主政,刘冠雄兴奋不已,遂主动请缨参加北上迎接团。袁世凯哪里肯来南京,一番阴谋诡计、软硬兼施后,袁如愿以偿在北京荣登总统宝座。袁世凯在运作于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的进程中,刘冠雄虽然没帮甚么忙,但逮到机会就会向人宣讲袁世凯此举的“合理性”和“苦衷”,还策划海军次长汤芗铭、“海容”舰舰长杜锡珪两名海军要人投靠袁世凯,也算是袁世凯上台的“有功之臣”了。袁世凯投桃报李,1当上总统就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并因而年11月授与刘海军上将衔,刘冠雄终究问鼎中国海军的最高领导权,也成为了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海军上将。
刘冠雄认为中国陆海交错,海防任务沉重与海军气力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得从设备、战术、人材上全面加强海军建设。甫1上任,他就着手制定了十年发展计划,接收各地海军机构,组织制定条例规章,积极整理海军教育,各项工作展开得有声有色,从唐绍仪内阁到徐世昌内阁,刘冠雄均担负海军总长,乃至还兼任过两天的交通总长、两个月的教育总长,足见当时各界对其能力和政绩的肯定。固然,刘冠雄所作所为是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听凭袁世凯的调遣,袁世凯希望刘把海军建强建好,固然是希望能为袁本人所用,而在刘冠雄的统领下,中华民国海军在很多时候都扮演了“袁家军”的角色。
年,孙中山发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刘冠雄率海军积极弹压,部署汤芗铭在湖北弹压江西讨袁军,他本人则亲率海军陆战队南下参加攻打吴淞炮台之战。不久,刘又兼南洋巡阅使,带领海军赶赴江苏弹压讨袁军。8月,刘又奉袁世凯之命,到福建以“编遣”为名,解散了宣布独立的许崇智的第十四师,把马尾船政局及各炮台收归海军部管辖。12月,刘冠雄兼任福建都督,他趁机解散了国民党福建支部,追缴全省国民党员证书证章,一举整垮了国民党的福建地方组织。刘冠雄为袁世凯鞍前马后,袁世凯固然不会没有表示,不但在政治上给了刘一等文虎章、一等嘉禾章的殊荣,还在经济上给海军以巨款支持,当刘冠雄在年回京当面向袁报告经费开支时,生性多疑的袁世凯一反常态,当场将清单扔到地上,抱怨刘冠雄道:“这么一点小钱儿,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怎样还来烦我!”可见袁世凯对刘冠军雄的宠信与倚重非同一般。
刘冠雄事事唯袁世凯是从,但他并不是盲从之徒,也有一些自己的独立思想,尤其是在袁推行帝制上明确表示反对,乃至与王士珍一道规劝过袁世凯,不料被袁训斥为不懂政治,便再也不敢公然反对帝制,一度还随大流组织海军联名上书袁世凯赞同帝制。不过,刘冠雄虽然表面上同意,但从内心深处却认为随着袁世凯弄帝制是“祸在往后”,不跟从则“祸在目前”,对袁当皇帝后封自己为“二等公”更是惶惶整天、夜不能寐。年1月,犹豫不决的刘冠雄奉命南下弹压“护国运动”,至5月才回京。在亲身感受了全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对浪潮后,刘冠雄判定袁世凯已即将末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遂称病坚决不露面。
事实证明刘冠雄此举的明智,他的“归隐”使他没有因支持过袁世凯称帝而遭到牵连,在后来北京政府走马灯式的内阁中,他又接连当海军总长,直至年12月靳云鹏当总理才由萨镇冰接任。至此,刘冠雄一共当了9任海军总长。不过,也许正是由于没有了袁世凯这个靠山,刘冠雄在政治上也成了强弩之末,他本人曾想以“福建镇抚使”的身份入闽主政,却因各地闽人通电反对而作罢。受此打击,刘冠雄顿感心力交瘁,遂萌发退意,不料北京政府既不用他也不准他辞职,一直拖到年11月才同意他的辞职要求。
关于刘冠雄退隐后的生活,很多资料都是说他寓居位于天津马场道号的宅院里(年被列入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天以栽花植树消遣,只是有一篇沈葆桢后人的回想文章描写得与众不同,刘冠雄女儿刘璧卿曾专门撰文予以反驳。年,刘冠雄罹患肠病,只能吃流食,偏巧他又饮食不慎,致使肠出血,因而年6月24日病故,长年66岁。当时,正值北洋政权即将殒灭之时,即使像刘冠雄这样连任9届海军总长的“北洋重臣”,他的去世也未引发众人过量的
版权所有:文史天地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